攻坚克难抢进度 精工筑安惠师生 滁州中学南门交通安全提升工程提前竣工纪实

2025-11-26
浏览次数:2
分享

 2025年10月26日,随着最后一处施工围挡平稳拆除,由滁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滁州中学南门交通安全提升工程正式竣工投用。该项目原计划11月18日完工,项目团队秉持科学统筹、精心组织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高效推进,最终提前23天高质量交付。此次履约不仅以硬核实绩生动诠释了 “安全为本、品质为先、效率为要” 的企业核心理念,更用责任担当切实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校园交通安全的殷切期盼,为广大师生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一、锚定民生诉求,科学策划破局

 滁州中学作为滁州市重点中学,南门区域日均承载数千名师生通行需求。长期以来,上下学高峰期人车混行、非机动车停放无序、行人通道狭窄等问题愈发突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更潜藏多重安全隐患,成为困扰学校管理、牵动家长神经的痛点问题。尽管本次工程体量不大,但涉及交通组织重构、地下管线迁改、校园教学秩序保障等多重复杂任务,且有效施工窗口期短、社会关注度高,对项目管理精细化与施工组织科学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接到建设任务后,市建安公司第一时间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迅速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专项攻坚团队进驻现场开展全方位实地踏勘,全面摸清地下管线分布、交通流量规律及校园通行核心需求。通过联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校方召开多轮方案论证会,反复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最终敲定 “分区分段施工、错峰错时作业、动态交通导改” 的总体策略,明确 “施工不扰学、安全不缺位、品质不打折” 的核心目标,为工程高效有序推进筑牢坚实基础。

 二、聚焦核心需求,精准提质改造

 本次工程紧扣 “安全、有序、便捷” 核心诉求,针对性开展三大重点改造工作,全面优化校园南门交通环境:

 人行通道科学东移:破除原地下通道东北出口,重新浇筑并整体东移,构建 “行人与非机动车分离” 的通行格局,从根源上消除人流、车流交叉冲突的安全隐患,让师生通行更顺畅、更安全。

 人行道延伸顺接:将南门东侧原有人行道向外延伸,与滁阳路人行道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彻底打通通行“瓶颈”。施工中严格把控高程与坡度精度,同步升级完善盲道系统,充分兼顾特殊群体出行需求,让通行更具温度、更显人性化。

 停车场功能重构:秉持“机动车让位非机动车”的民生导向,东侧停车场削减机动车位46个,打造约1320平方米的专用非机动车停车区,配套智能充电柜与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西侧停车场优化保留37个机动车位(含7个充电桩车位),削减29个机动车位,同步建成约1082平方米非机动车停放区,全面满足师生电动车停放与充电需求,让校园周边停车更有序、更便捷。

 三、昼夜攻坚冲刺,跑出 “建工加速度”

 面对工期紧、作业面狭窄、校园周边交通压力大等多重考验,项目部迎难而上、挂图作战,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创新推行“三班倒 + 夜间错峰施工”模式,严格避开师生上下学核心时段,最大限度提升施工效率;高峰期投入管理人员10名、作业工人65名,调配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10台(套),形成多点同步推进、高效协同作业的施工格局。同时建立“日调度、周总结、月复盘”工作机制,每日梳理施工难点、协调解决堵点问题,确保工程进度全程可控、施工质量实时把关,以“白加黑”“连轴转”的实干劲头,跑出民生工程建设的“建工速度”。

 四、坚守安全底线,打造“无感施工”样板

 施工全过程始终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将校园安全与教学秩序保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在施工区域设置全封闭隔音围挡,加装防撞墩、警示灯及安全警示标识,科学划定专属施工通道与师生通行路线,实现物理隔离、互不干扰。每日上下学时段安排专人值守疏导人流、车流,与校方建立24小时联动沟通机制,提前发布施工公告、及时回应师生诉求。通过精细化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施工安排,实现施工期间“零安全事故、零环保投诉、零教学干扰”,成功打造校园周边民生工程“无感施工”的示范样板。

 五、提前圆满交付,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2025年10月26日,滁州中学南门区域改造工程提前23天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后,该区域实现人车分流清晰有序、非机动车停放规范整齐、行人通道宽敞便捷,交通环境焕然一新,彻底根治了长期存在的拥堵顽疾与安全隐患。校方对此给予高度认可,赢得了家长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新的交通布局不仅为师生出行筑牢了安全防线,更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此次工程提前高质量交付,是市建安公司践行“建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服务民生需求”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国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做好项目后期维保服务,总结提炼“小而精、小而优”民生工程的管理经验与施工模式,以更精湛的技术、更务实的作风、更高效的服务,为滁州城市更新、交通治理与民生改善贡献更多“建工智慧”与“建工力量”!